本网讯 来到黄花镇后就听闻了彭家祠的大名,苦于上次一行人未能成行,今日阳光明媚便跟着学生们一同“踏青”去了。
一路上,大家交谈甚欢,学生们还向我们介绍了彭家祠的历史。彭家祠其实是这里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,建于清代中叶,既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土匪滋扰而建的防御型堡垒,又是祠堂,乡间称之为“寨山古堡”。因其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,所以又有“小布达拉宫”之称。这么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背景和如此高的名气,让我们个个心生欢喜,迫不及待地想见它一面。
远远的,就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群,依山而立,错落有致。本以为它会坐落在一个很显眼的地儿,或者是像其他景区一样,千万重包围保护着它。出乎我意料的是,它的四周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民居,生活味很重,显得很“平易近人”。然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又使得它在一众民居中独树一帜,让人眼前一亮。

彭家祠的民居
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门处上方木匾上的四个大字-----“明义方知”,这可是清咸丰年间时的赐匾,至今仍保存完好。房屋从山脚至山顶公分三层,高约33米。房屋依山势而建,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,与整座山融为一体。大门内一条石阶盘曲而上,直达山顶,据说共有360级,中间有几处仅有一小门可通过。我们沿着这细细的石阶通道向上爬,看到墙檐下的壁画,古老的陶瓷窗花,简约质朴,别有一番风味。穿过重重的房屋,我们来到了平台上。外围的石墙颇似古代城池的护城墙,估计起的就是防御土匪滋扰的作用了。最使我们赞叹的是山墙上布满的黑沉沉的瞭望孔和墙眼,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。站在平台上向下俯瞰,大片大片幽绿绿的麦田,错落有序的房屋,尽在眼前,大有“会当临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快感。
此次游玩,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。在远离城市喧嚣的这个小城镇里,总有那么些净土值得我们去探访。